都说春光易逝,春日珍贵。如今全国各地乍暖还寒,四季"随机播放",但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下称黔西南),却早在 1 月份,就迎来了贵州最早的春天!
不仅如此,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的黔西南,春季时长可达百余天。这里有万座峰林里已然盛开三个月的万亩油菜花海,有春日佳节"三月三"的盛大巡游,成为了来贵州"上春山"的绝佳目的地。
万峰林下的阳光油菜花。
摄影 / 吴学文
3 月 28 日 -4 月 2 日,由中共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地理 · 地道风物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联合组织的贵州黔西南风物之旅研学版拉开序幕。
风物之旅精彩看点
� � 点击视频先睹为快� �
此次活动邀请了多位自然科学,地方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网络科普 KOL,他们将与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地学系的学子、以及北京,武汉和贵州三地媒体,共赴黔西南,探访一场 2 亿年的春天!
六天五夜的春日之旅,正式启程!
制图 / 九阳
在世界级喀斯特奇观地黔西南
黔西南的春天,远不止是温暖明媚的绵长春日,更是一场壮阔的山河史诗。
2 亿年前的黔西南,还是一片阳光普照,温暖湿润的浅海,众多三叠纪生物繁衍生息,成就了一场洪荒时期的生命之春。数百万年前,云贵高原抬升,黔西南山川地貌"返老还童",形成新的深切峡谷和陡峭峰丛,成就了独特的"地貌回春"现象。
黔西南拥有众多壮丽的喀斯特景观。
摄影 / 陆晨
2024 年 3 月,位于黔西南的兴义世界地质公园获批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成为中国第 47 个、贵州第二个世界地质公园,这里以丰富的三叠纪地层地质遗迹,和奇绝壮丽的峰林峰丛、峡谷瀑布闻名于世,成为黔西南春日景观的缩影。
活动出行团队将与地方学者一同探访兴义世界地质公园的代表喀斯特景观——万峰林、马岭河,行走在黔西南春日的万千花海之间,饱览峰丛、峰林、溶洞、地下河等多元地质景观里所记录的山海变幻。
马岭河峡谷瀑布飞流直下。
摄影 / 吴学文
黔西南的山河奇观,也不仅限于兴义,出行团队还将前往正在建设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领略这处立于喀斯特峡谷之上,铭记贵州新时代"腾飞"的新景观。
正在建设的花江峡谷大桥。
摄影 / 吴学文
山海变幻,也成就了黔西南天地大美背后的深厚地质宝藏。1957 年,中国学者首次在黔西南兴义发现并研究、命名海生爬行动物"胡氏贵州龙",此后更发现了一片世界级的三叠纪生物沉积地质遗迹带。
出行团队将探访兴义贵州龙地质公园博物馆与贵州龙化石原位馆,学子们将参与化石清理工作流程体验,重返 2 亿年前,因地球火山集中爆发而导致的生物大灭绝后,再度生机勃发的 "生命春天"。
贵州龙地质公园博物馆,
工作人员进行化石清理。
摄影 / 吴学文
作为一次研学活动,此次风物之旅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深入解读黔西南的自然、人文特色。在专注自然科普教育的田字格万峰林民族实验学校,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董汉文将带来"读懂地质学"风物课堂分享。在绿缘花卉基地,著名科普 KOL、植物学博士 @植物人史军 将与基地人员为出行团队讲解兰花物种,展现黔西南作为现代兰科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的生态底蕴。
从一场"三月三"出发
走进黔西南的春日山地浪漫
如果说黔西南的天地奇观、地质遗迹,开拓了"春天"定义的边界,那么黔西南花样百出的人文活动,又成就了黔西南春日的活力之源。
贵州是中国节日最为丰富多元的大省。黔西南是 "中国布依族之乡",更有布依族、苗族、彝族、回族等 35 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孕育出一系列多彩的山地风俗——从被誉为"声音活化石"的布依族八音坐唱,到彝族"东方踢踏舞"阿妹戚托,再到活力满满的苗族飞歌,无不为黔西南的春日添彩。
布依族八音坐唱表演现场,
八音坐唱是布依族曲艺说唱艺术的代表。
摄影 / 陈伟红
春天最不能错过的黔西南民族节日之一,便是"三月三"。传承了山地稻作民族文化的"三月三",既是开春农耕驱虫的礼俗仪式,也与中原地区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上巳节一脉相承。
本次风物之旅恰逢黔西南望谟"三月三"举行,出行团队也将身着盛装,参与节庆祈福,感受贵州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的节日激情。活动还将进行现场直播,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黔西南热闹非凡的春日!
� � 扫码预约,走进黔西南"三月三"盛典� �
在黔西南读懂"加油"文化
领略这里的百年人文崛起
黔西南的人文风采,当然不只限于多彩的民族文化。地处南北盘江之间,贵滇桂三省区交界处的黔西南,自秦汉时期开始,即为珠江流域的文化明珠,尤其是近代百年以来,黔西南作为"西南屏障,滇黔锁钥"飞速兴起,人才辈出,也留下了众多令人神往的故事。
满满文化交融风情的布依族转场舞。
摄影 / 陈伟红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一位名叫张锳的地方官员到任兴义府知府(今黔西南州安龙县),他自掏俸禄购置桐油,派人为挑灯夜读的学子们添加灯油,助力当地文教, "加油"二字,传为美谈。
他的儿子便是晚清重臣张之洞。走出贵州的张之洞,成为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奠基者,并在湖广总督任上开拓了武汉近代教育。譬如,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其"自强为本,教育为先"的理念,正与黔西南的"加油文化"一脉相承。
安龙县加油文化院,
记录着张锳兴盛当地文教的故事。
摄影 / 吴学文
本次风物之旅活动,也将回顾这一段段自黔西南出发,走向全国的人文故事。
出行团队将前往安龙县,探访张锳当年兴盛文教的历史行迹,并观看黔剧《知府添灯油》,走入黔西南的"加油文化",还将前往兴义的刘氏庄园,领略刘官礼、刘显世等刘氏子弟在兴义振兴文教,让黔西南人才辈出,成为与贵阳、遵义并肩而立的贵州近代人文重镇的风云往事。
刘氏庄园原名永康堡,
是贵州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
摄影 / 吴学文
坐拥 2 亿年岁月生成的壮丽山河,孕育了激荡多姿的人文史诗,黔西南正是一处让来客充盈自身的沃土。敬请期待,这一场在贵州春日正好之时,深入黔西南,探访天地奇观,感受繁丽人文,融合学术与实践的风物之旅!
来黔西南,寻找春天起点。
摄影 / 吴学文
3 月 28 日 -4 月 2 日
贵州黔西南风物之旅研学版正式启程
请关注搜索� �
视频号:@地道风物
微博:@地道风物
抖音:@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小红书: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
以及参与此次活动的科普 KOL:
@植物人史军、@博物杂志、@毒堇地质、@邢立达
搜索话题词 # 去黔西南赴一场 2 亿年之约 #
与风物君一起解锁黔西南的浪漫春天!
文 | 苹果
图片编辑 | 吴学文
封图 | 吴学文
首图 | 张琪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